致广大家长的一封防溺水公开信
2022-06-29 16:10:4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湛愿好 | 作者:瓮江镇党政办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3868

各位家长朋友:

暑期将至,溺水事故又进入了多发易发期。溺水,已成为当前少年儿童意外死亡的头号杀手,安全教育已刻不容缓。为进一步强化源头防控,避免意外溺水事故发生,希望广大家长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,共同做好孩子的假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。

坚持每天一提醒。溺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"第一杀手",每年都有这样的悲剧上演。家长不管工作再忙,每天都要抽出哪怕一分钟时间,交代孩子远离水源,将溺水风险降低为零。即使家长上班不在家,也要打电话嘱咐一下,把孩子的假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管。

重点监管两时段。双休或节假日、一天中的中午到下午是孩子溺水的高发时段,在这两个重要时间段内,孩子和同学、朋友结伴外出的机会增多,风险也相应增加。所以,在这两个时间段内,尽量不要孩子外出,待在家里最为安全。即使外出,也要掌握孩子的行踪,经常打电话确定孩子位置,降低孩子溺水风险。

针对三因查问题。孩子溺水有三个主要原因:一是在水边玩,或捡拾水中的物品,不慎落水。二是擅自下水戏水。三是结伴游泳。针对这三个方面,要正面或侧面了解孩子有没有这三种行为,一旦发现有这几方面的行为,要立即引起高度重视,加强监管力度,及时解决安全隐患。若听之任之,放任自流,后果不堪设想。

养成四个好习惯。一是家长要养成经常叮嘱孩子严禁私自下水游泳的习惯;二是孩子外出,一定要养成给家长"报备"的习惯。三是家长和孩子养成经常观看防溺水宣传视频的习惯。四是发现有溺水事故的报道,要第一时间提醒,以加强对孩子的警示和教育。

外出做到五"知道"。悲剧的发生往往都是在孩子长时间脱离家长监管下发生的。所以,家长再忙,都要时刻掌握孩子的行踪。只要孩子外出,家长一定做到五个"知道":一要知道孩子去向,二要知道孩子同伴,三要知道孩子或同伴或同伴家长的联系方式,四要知道孩子去干啥,五要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。

反复强调六"不准"。在游泳与施救方面,教育部明确规定六个"不准":一是不准私自下水游泳;二是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;三是不准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游泳;四是不准到无安全设施、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;五是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;六是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。

夏季来临,青少年溺亡风险陡增,如花的生命在瞬间凋零,安全的警钟更应时刻长鸣,请家长们切实履行好监护职责,务必做好安全风险防范,请广大村民朋友们携手同行,及时制止,共筑安全屏障,守护孩子们的璀璨明天!



中共瓮江镇委员会 

  瓮江镇人民政府  

2022年6月29日  


责编:湛愿好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